男取楚辞,女取诗经的原因
但凡有所讲究的事情,一定有着历史文化渊源。古代人们取名,喜欢从经、史、子、集中取字取意,素有“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易经”的说法。例如:晋代著名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岳就是山,《论语·里仁》中有“仁者安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据《史记》记载,经孔子整理去其重,取三百零五篇,也称“诗三百”。它在当时很流行,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都挥了重要作用。从汉代以来,它被当做经学,作为儒家教化的重要典籍,儒家六经之一,位列六经之首。可见,《诗经》的知名度很高。
再看《诗经》的内容,主要有五类,周民族的发展史诗,政治讽刺诗,战争诗,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还有第五类爱情与婚姻的题材。在第五类题材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妇女形象,有贵族也有平民百姓,有矜持羞涩的,也有情感热烈的,表现了女子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
作为经学,其中内容又有专门表现女性的主题,它与女性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从这个意义来说,这可能是“女取《诗经》”的渊源文化。
先秦时期与《诗经》并称的便是《楚辞》,“楚辞”故名思义,楚国人的歌辞。楚国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地处南方,远离中原,被北方各国视为蛮夷之地,而楚人也以蛮夷自居,这种态度反倒让楚人养成了自尊、自强、自爱、团结爱国的优良传统。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屈原的作品充满理想抱负,既表现了个人高洁的情操,也洋溢着深厚的爱国热情。
在古代对于男性的要求,以治国齐家平天下为重任,为国效力有所作为是男性的美好愿望。男取《楚辞》,恰好可以从名字上体现这一美好愿望。
现代人女取《诗经》受到《关雎》影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道德当中,女德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女性如何定义女德,《诗经》中《关雎》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窈窕淑女并非“苗条淑女”,这个词出自《诗经》。诗经里的内容有三类,风、雅和颂,风就是国风,记录的是有关民风的诗歌。雅有小雅和大雅,是记录贵族的艺术音乐,颂则主要是祭祀的乐歌。
国风里有周南和召南两部分,周是周公,召是召公,南则是指地理位置。在这个地方采集的诗分别收入周南和召南中。《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的第一首诗,讲得是夫妇人伦关系的重要性。诗经每一篇开头都有大序,每一首诗之前有小序,序的作用就是把诗的大意做个总括。
《关雎》的大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其中的“关雎”是关关雎鸠的缩写,关关是指鸟叫的声音。雎鸠是一夫一妻制,雄鸟和雌鸟结合,永不变心,互助互爱,因此也称为“义鸟”。后妃在这里是指太姒,前半句“关雎,后妃之德也”,这是借雎鸠之义来歌颂夫妇之德,这里就是在歌颂周文王姬昌和后妃太姒。
“风之始也,风天下而正夫妇也”,风就是风化,教化,全句理解为风化教化从哪里开始?从教化天下教化夫妇这一正人伦开始。这里歌颂的正是女德,女子承上启下,上承传统,下启未来,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的长治久安。
所以,女性的地位占着半边天,意味深长。《关雎》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人们仍旧念念不忘“窈窕淑女”。
《楚辞》传承的影响力
《楚辞》在文学上有在着深刻的影响力,与《诗经》不同,《诗经》作者不可考,诗歌采集自民间,而《楚辞》它是有明确的出处的,是诗人创作的产品,有诗人的感情抒发,理想抱负,是个性化的思维产品。
在汉代,三国和六朝时期,一些大家受到《楚辞》的影响最深。如贾谊,司马相如等,在除了形式和内容,风格和情绪也都受其影响。可以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无数的作家都受到《楚辞》的影响,并给这些作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古代男性是文学发展的主体,因此,取名受到《楚辞》的影响也是正常现象。
诗经取名,女孩
女孩名字:(诗经楚辞起名有解释只供你参考)
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
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
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
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形容美玉。
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如花似玉貌。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名有出处解释,字有内涵寓意。起名字应该考虑周详具体分析,音形字义体,区域习俗,方言口音,好名字要畅听别致新颖时尚字形简美音韵朗畅意蕴丰富文化内涵诗意优美巧妙别致新颖少见五行互补数理吉祥等。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名字无论如何取,最终皆是蕴含着父母对爱儿爱女的殷切希望与谆谆教诲。以上名字仅供你参考,取舍请便,谢谢!
话说女诗经男楚辞,为什么是什么由来
原因:诗经里面的诗词适合给女孩子取名字,楚辞里面的诗词适合给男孩子取名字,论语适合取文气的名字,周易适合取勇武的名字。现代人如果取名,能实施这种依据和标准,就显得很有文化色彩和寓意。
由来: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指的是取名字的依据和标准。是学习古人引经据典取名字的方法。
诗经取名:巧颜、嘉卉、雅南等,楚辞取名:伯庸、正则、灵均、正则等。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诗经楚辞里对女子的称呼
《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部作品都涉及到女性这一主题,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审美层面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里面对女子的称呼更是唯美。
如:纯熙——“纯熙”是一个好听又清爽的名字。取自《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君莹——“君莹”寓指女孩子光彩照人,为人光明磊落。取自《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蔓露——“蔓露”这个名字非常美,形容女孩子像露珠一样晶莹纯洁。取自《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菁菁——菁字用作人名意指精英、华采、才华。取自《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依依——依依容易让人联想到杨柳依依的样子,形容女孩子姿态优美。取自《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蓁蓁——蓁字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人充满活力。取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